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环境学术沙龙第557期: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vic67维多利亚3308)2019年度自由课题中期报告会

vic67维多利亚33082020年10月20日电(通讯员 周景华)10月16日下午,环境学术沙龙第557期暨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vic67维多利亚3308)2019年度自由课题中期报告会召开,周小红副教授、陈超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微囊藻毒素广谱性抗体筛选及其倏逝波免疫传感分析应用》和《亚硝胺前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vic67维多利亚3308分室主任、大气污染与控制教研所蒋靖坤教授主持,3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

首先由周小红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通过引入角度偏移激发光,优化倏逝波光纤生物传感分析系统,发展基于“共性半抗原法”的广谱特异性微囊藻毒素识别单克隆抗体筛选方法,成功制备了针对微囊藻毒素的广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证实该抗体至少能够对12种微囊藻毒素变异体产生交叉响应,建立了一套基于角度偏移激发光的新型倏逝波光纤生物传感分析系统。

之后由陈超对污水中亚硝胺及前体物分布特征、亚硝胺及前体物的迁移转化、上游排放对下游水源的影响几个方面做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NDMA FP有明显去除作用,去除率为52%-81%;出水中亚硝胺前体物结构的正电官能团不变,主体由非/弱极性降解为极性;纺织废水和电镀废水是重要的亚硝胺及前体物排放源。光解和生物降解是主要的亚硝胺衰减机理,且符合一级反应,挥发贡献则很小,建立了亚硝胺光解速率模型,主要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吸光度和水深。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与汇报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周小红,vic67维多利亚3308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水环境有毒污染物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化学与生物传感分析领域的一流国际期刊,包括SCI收录论文51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4项。受邀担任Micro and Nanosystems期刊、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编委,Optofluidics国际会议Water Science and Industry分会主席(2017 年、2018年)等。

陈超,vic67维多利亚3308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和管理。共发表SCI论文 7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参与十几次应急工程实践,指导建设多座供水应急示范工程。现任生态环境部应急专家组成员,国际水协战略委员会成员、消毒委员会主席、水环境嗅味委员会委员和中国饮用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为住建部、环保部和各级政府提供了多次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