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vic67维多利亚3308线上教学首周顺利进行

vic67维多利亚33082月23日电(通讯员 赵宇、李擘、黄韵清、张颖)新学期正式上课第一周,vic67维多利亚3308共开设线上课程58门,包括本科课程32门,研究生课程26门,其中中文课程14门、全英文课程12门;在全院教师和教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门课程进展顺利,师生反馈良好。

vic67维多利亚3308强化落实学校“延期返校、正常教学、发挥优势、保质保量”的要求,在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周密部署下,教学办公室继续坚持与每日上课的教师逐一沟通、确认落实教学安排,深入课堂提供帮助,并组织协调助教助管团队,确保国内外学生顺利进入课堂。老师们遵照学校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天老师们都在不断学习在线授课技术,在微信群中热烈讨论在线课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形成了vic67维多利亚3308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网络教学软件的操作技巧是大家关注的首要话题。在学校部署了网络教学安排之后,张潇源、董欣等年轻老师就积极学习掌握雨课堂、腾讯会议、zoom、录屏软件、spotlight等网络教学工具,并与大家分享。每次上课结束后,大家都在微信群里交流授课经验。例如,陆韻老师发现网络教学过程中PPT切换时会有停顿,导致学生需要退出重新进入,建议其他老师应事先把全部授课内容合成一个PPT。赵明老师则提醒大家同时开雨课堂、腾讯会议、ppt、视频播放器等多个软件时容易死机,应注意更新硬件。刘建国老师为了讲好《固体废物控制工程》研究生课程,还特意申请到办公室上课,以保证网络不出意外和周边环境安静。

无法面对面教学,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老师们在云端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大挑战。王慧老师在开设《环境危机与生态重建》新生研讨课时,觉得 “因为看不到学生,缺乏眼神交流,心里会觉得有点空”。杨云峰老师在用英语授课时发现语言壁垒在远程交流上比较明显,同学们反应不快。针对这些问题,各位老师踊跃发言,集思广益。采用视频教学是加强网络教学时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左剑恶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之前拍MOOC时的经验。李俊华老师、董欣老师则分享了同时打开多个窗口,用PPT、微信、视频三者同步直播的经验,帮助大家更好地和学生们沟通交流。余刚老师还结合大家的经验分享和自己四门课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不同类型的课建议采用的不同在线教学方式。刘雪华老师在结束了一周三门课的教学后说,“能参与到这次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方式活动中,感觉很兴奋也非常努力,希望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成功了还是挺欣慰的”。

中青年教师在授课教师群里纷纷交流心得,老教授们也不遑多让。李广贺教授周一、周二连续两天上了三次课,包括研究生课程和本科新生研讨课。高强度的课程,积极的态度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片赞誉。王洪涛教授的《基础地质学》有120名同学,课后学生的积极反馈让王老师放下了心,“这门课很有趣,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相结合”,觉得“地质课很神奇”。年逾古稀的施汉昌老师采用了雨课堂和腾讯会议结合的方式讲授《废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与新技术》,效果很好。施老师表示:“学生反映总体还不错。俗话说‘老狗不学新戏法儿’,古稀之人也被疫情赶上架讲网络课程,也是一次十分奇特的体验。”作为他的助教,我院青年教师邱勇表示,“施老师年过古稀仍一丝不苟执鞭网坛,作为施老师的学生这么多年,看到施老师认真对待学生的爱心和热心一点都没有变化,真可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图1 施汉昌老师年逾古稀仍积极战斗在网络教学第一线

在掌握了教学软件基础使用技能后,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老师们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周三上午,王书肖老师采用“腾讯会议+雨课堂录屏直播”方式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含实验)》课程。“刚开始对着屏幕讲课还是有点不习惯,很快就进入状态了”。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很高,各互动环节参与度均达83%以上,课后多位同学继续与王老师进行了实时在线答疑。王老师说,“由于有雨课堂的数据,对大多数学生的了解程度比实体课堂还是要好,我也有点直播‘上瘾’了!”郝吉明院士在全程听取了本次课程后予以充分肯定,“感觉书肖这堂课很成功,进展顺畅,师生交流频繁,同学们响应活跃。遗憾之处师生感情交流受到影响,同学们难以感受老师的热情、启发式表情。非常良好的开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在周五上第二次课时,王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共享屏幕并结合荷塘雨课堂录屏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在布置预习任务时用了MOOC课程。这样同学们既可以看到PPT中的内容和动画,也可以看到老师本人,感受到老师的热情。肖勇之同学说:“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多次的尝试和调整后,线上授课的方式已经趋向于稳定和成熟,老师和助教们辛苦了!同时也希望雨课堂的功能能够进一步完善,方便大家的工作和学习!”

图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预习内容测试、授课板书及课程讨论反馈

黄霞教授是vic67维多利亚3308首位开设MOOC(慕课)课程的教师,在周三第一次上课时她就采用了雨课堂+腾讯会议+MOOC相结合的方式讲授《水处理工程》。同学们反映该课堂语速适中,声音清楚,画面清晰;雨课堂选择题、投票、主观题投稿、弹幕生成词云等功能的合理利用,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黄老师还在课间解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上完课的黄老师兴奋地说道。“很高兴MOOC视频终于派上用场了。雨课堂这种通过问答和学生互动的模式感觉很不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虽然看不到学生,但可以通过学生答题感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我院教授兼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左剑恶老师评价道“黄老师的课讲得很顺畅,各种网络技巧都用上了,同学们的反应也很积极!”。vic67维多利亚3308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吴烨表示:“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两门课拥有MOOC这一独特资源,能用上就是为线上教学锦上添花了!”

 图3 黄霞老师充分利用MOOC课程资源来丰富网上教学

同时开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环境监测》由余刚老师讲授。课程刚刚开始,余老师结合时事热点话题“发热病人进入医院首先应该干什么”来引入“监测”的概念,强调监测的重要性,并且采用雨课堂强调重点的功能,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分析,逐步推进监测指标的概念。授课过程中,余老师通过发布习题的功能来“监测”学生学习情况,答题错误率为零,说明授课达到了预期效果。随着下课铃的响起,余老师准时结束了课程,同学们纷纷在线表示感谢。

图4 余刚老师通过对比时事热点等手段引入“监测”概念

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也是vic67维多利亚3308教学工作的一大亮点。《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是一门由李金惠老师开设的全英文课程,选修课程的国际学生众多,Rida就是其中一位,在课程结束后,她谈到:“Keeping in mind the testing times that China is going through, the setup of Rain Classroom and Zoom works wonders for students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professor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t's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to take online classes, and Tsinghua has made commendable efforts to make it a smooth and user-friendly one. In my opinion, the system works better than I had initially expected. The live online interaction with professors bridges the huge gap of not being able to attend a conventional class and makes student-to-teacher communication much more interactive and livelier.”而同时上课的中国学生张上则表示除了雨课堂的随堂功能之外,她还非常喜欢雨课堂的课程回放功能,对于课程中仍有困惑的问题,我可以通过课程回放的功能进行再次学习和复习,有效地巩固了知识。

图5 中外学生在不同时区同上一堂《危险废物处置技术》课

本周备受关注的一门课程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是面向全校的选修课,有近400人进入课堂,创造了vic67维多利亚3308网络课堂同时听课人数最多的记录。第一讲由vic67维多利亚3308杜鹏飞老师主讲,他采用了雨课堂+ZOOM的方式,无论是教师授课技能还是网络条件都经受住了考验。刚开始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个四川学生的麦克风一开始没有静音,他的家人也在边上旁观,惊呼了一声“勒个课不得了,快400人喽”,课堂上顿时笑倒了一大片。之后的教学过程比较顺畅,借用杜鹏飞老师的一句开场白“心若安定,万事从容”,也可以用来做这几天全校师生沉浸于教学的一个写照吧。

特殊时期的清华云课堂,打破了空间局限,传承了清华在任何情况和困境下都坚持教学、坚持学习的精神。有的老师被隔离在外地无法回京,有的老师在国外与国内有时差、实时交流有困难,不少年长老师原本不擅长网络,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想方设法学习新技能,在特殊时期,用特殊渠道,继续传递vic67维多利亚3308“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