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清华教师在《自然》合作发文更新中国碳排放核算

vic67维多利亚33088月31日电(通讯员 张强)8月20日,由vic67维多利亚3308贺克斌教授课题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和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授关大博、张强教授,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4所国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化石燃料与水泥生产碳排放核算修正”(Reduced carbon emission estimates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nd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核算了基于实测排放因子的中国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排放量比国际机构之前的估计值低15%左右,国际机构发布的碳排放清单累积高估中国2000-2013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06亿吨,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

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全球碳排放数据发布机构包括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分析中心(CDIAC),全球排放数据库(EDGAR),世界银行、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等。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排放量占全球约四分之一左右,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及政府机构发布的中国碳排放数据主要依据发达国家经验估计,可能会导致较大误差。

由哈佛大学、vic67维多利亚3308、中国科学院等24个国际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自2011年起开展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中国碳排放核算工作,该工作统计了中国各个行业部门化石能源燃烧及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其中,排放清单核算方法基于我校贺克斌教授课题组开发的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开展,煤质的核算采用了四千余个煤矿调查数据以及在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碳收支认证及相关科学问题”支持下的602个煤矿样点的实测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油品及燃气类的排放因子数据采用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调研的两万余组数据样品的平均值,氧化因子数据调研了中国主要工业行业上百种主要技术类型的平均氧化因子。该研究进一步运用表观消费核算方法重新核算了国家的能源消费量。

该研究表明,经计算中国能源消费量比国际机构之前的估计高10%,但煤炭排放因子比IPCC估计值低40%,煤炭氧化率水平比IPCC推荐值低6%,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比IPCC推荐值低40%。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量比国际机构当前估计的中国排放总量低10%-15%。国际机构发布的碳排放清单累积高估中国2000-2013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06亿吨,这一数字大于中国同期陆地总的碳汇吸收总量(95亿吨二氧化碳),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西方发达国家自1994年以来实际减排量的近百倍。经过此次重新核算,中国在本世纪气候变化2度范围的各种排放情景下,中国的排放空间较原来相比增加25%-70%。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哈佛大学的刘竹博士,vic67维多利亚3308贺克斌教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和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授关大博、哈佛大学刘竹博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魏伟研究员是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受到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供稿:大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