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环境学术沙龙第380期:消毒副产物的分析方法和毒理研究

vic67维多利亚33082017年10月12日电(通讯员 邱玉 童心)10月12日下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李杏放教授做客环境学术沙龙第380期,作了题为《消毒副产物的分析方法和毒理研究》(Analytical and Toxicological Studies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饮用水安全教研所陈超副研究员主持,2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

李杏放教授作报告 邱玉 摄

李杏放教授介绍,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被认为和膀胱癌有一定的关联性,目前已鉴别的消毒副产物仅占总体的小部分,还有超过70%的消毒副产物未被识别。李教授研究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鉴别未知的消毒副产物。近年来,该团队鉴别出一类新兴消毒副产物——卤代苯醌 (halobenzoquinones, HBQs),并使用针对性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二氯苯醌(DCBQ)、二氯甲基苯醌(DCMBQ)、三氯苯醌(TCBQ)和二溴苯醌(DBBQ)四种HBQs在饮用水中检出频率较高且浓度较大。对游泳池水的检测分析也发现了高浓度的HBQs,其可能原因是尿液、汗水及洗涤剂中含HBQs的前体物,与泳池消毒剂反应生成HBQs。李教授还介绍了非特异性的消毒副产物分析方法,通过一级SPE小柱对水样进行富集,再通过二级SPE小柱进行物质分离,之后通过高分辨HPLC-MS/MS确定污染物种类,该方法可用来筛查水中新型消毒副产物。李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在毒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显示HBQs会产生活性氧,造成细胞DNA和蛋白质损伤。最后,李教授还和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位学生对于游泳池中尿液含量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新颖,结果可信且十分有趣。该研究在《环境科学和技术通讯》(ES&T letter)上发表后引发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全文下载量过万次,是该期刊最受关注的论文。在讲座结束后,李教授与到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李杏放教授1994年获得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分析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阿尔伯塔大学从事科研工作。李杏放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新兴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分析及其健康风险等研究领域获得了杰出的成就。

供稿:院办